隨著科技的進步,人類的一切活動都可以用數據說話,各種可穿戴設備不斷浮現。自這些可穿戴設備中,我們可以知道自己每天走多少步,消耗多少卡路裏,睡眠情況怎麽樣,心率情況怎麽樣等等。而對於每個用戶來講,良好的睡眠是身體健康的保障,因此睡眠監測就顯得尤為重要。
簡而言之,睡眠監測就是通過運動傳感器監測用戶睡眠時的翻身次數,以此來得出深度睡眠時間、判斷睡眠質量。平均而言,我每天晚上需要花費45分鍾的時間才能夠進入睡眠。而之所以能夠得出這個數據,是因為我過去一個月中一直在使用睡眠追蹤器,但是它並不是Fitbit或Jawbone這一類的智能腕帶。

我使用的是Beddit睡眠監測設備,它采用帶狀設計,簡單來講就是一台布滿傳感器的長帶子,一頭連接電源,將其平鋪在床鋪上即可分析我晚上的睡眠情況。Beddit就是一個長帶子,不具備任何的穿戴形式,經典版的售價為119美元
Beddit的睡眠追蹤能力是相當令人印象深刻的,但是在我過去的一個月使用過程中,我對它的表現並不十分滿意。Beddit可以記錄大量的數據,但是一些傳感器和測量問題讓我意識到,它並不適合我,也許也並不適合你。
Beddit是什麽? 睡眠監測設備的形式有很多,比如運動腕帶和手表等,但是並非所有人都喜歡在睡眠時佩戴設備,因此直接置於床上的傳感器監測器,似乎更容易實現良好的睡眠監測。而Beddit正是這樣的一種產品,它分為兩種版本,分別是售價150美元的智能版本和119美元的經典版本。
智能版本和經典版本Beddit的外觀相同,功能的實現也相同,都是通過一個小型的壓力傳感器來監測用戶的睡眠。二者的區別在於,智能版本能夠自動追蹤你的睡眠,而經典版本則必須手動調整去進入睡眠模式。今天,我評測的是非自動的、價格更便宜的經典版本。

Beddit傳感器的睡眠監測功能要較Fitbit或Jawbone更加全麵,它能夠測量用戶的總睡眠時間、休息心率、呼吸速率、需要多久才能夠入睡、起床次數以及進入深度睡眠的總時間。
Beddit能夠通過藍牙配對iPhone或Android設備,手機中的一個應用內按鈕可以啟動和結束睡眠追蹤功能。Beddit還能夠監測打鼾,它主要是利用智能手機中的麥克風去監聽。
使用體驗 Beddit並未給我帶來期待中的那種愉快的使用體驗。如前所述,Beddit采用了帶狀設計,實際上它就是一條布滿傳感器的長帶子,一頭連接電源,將其平鋪在床鋪上即可追蹤睡眠。顯然,這種設計免去了用戶佩戴手環睡覺的不便,但是它的表現卻也是差強人意。

Beddit的帶子比較短,顯然無法貫穿整張床,如果你翻身到另外一邊,那麽它就無法實現睡眠監測。與此同時,Beddit帶子所采用的這種纖維材質導致其十分容易產生褶皺,產生移位。
實際上,不僅僅是Beddit,市場中大部分平鋪式睡眠監測帶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。比如Withings Aura,雖然其麵積較大,但長度依然不夠橫穿床的寬度,紡織麵料的設計也容易發生褶皺和移位。或許,隻有直接內置傳感器的智能床墊能夠解決這個問題。

當然了,最為重要的一點是,你必須在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通過移動應用程序啟用睡眠模式,這僅需要幾秒鍾的時間,但是難就難在你每天晚上都必須記住這一點。否則,經典版Beddit並不會進行睡眠追蹤。
Android和iOS支持 Beddit可以兼容iOS及Android設備,移動應用程序可以顯示詳細的睡眠數據,包括翻身、打鼾、心率水平等,並能夠生產詳細的周期圖表。另外,它還為用戶提供了一些幫助睡眠的小技巧,例如避免窗前出現藍色光線,每天保證7到8個小時的睡眠,保持臥室的環境溫馨祥和等。

當然了,這些數據僅僅作為參考。如果你遇到嚴重的睡眠問題,還是應該及時就醫。

優點:Beddit易於使用,並且無需腕帶的幫助就能夠提供準確的睡眠追蹤。Android和iOS應用程序提供了象棋的睡眠後分析和反饋來幫助用戶改善睡眠。
缺點:它無法用於兩個人,並且當你離開傳感器的時候它會停止工作。睡眠跟蹤並不是自動的,反饋意見也並不是根據你的個人睡眠習慣專門定製的。
小結:相較於普通的手腕追蹤器,Beddit能夠提供更多的睡眠數據,但是它麵臨很多的測量問題,並不能夠稱得上是一個實用的睡眠解決方案。